近期,阳泉五矿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建设行动,以“制度筑基、宣传赋能、防治攻坚、长效巩固”的总体思路,完善管理制度,开展宣传引导,凝聚思想共识,实施“三步走”行动方案,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,努力打好环境整治攻坚战。

阳泉五矿修订完善了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及考核办法》,将环保责任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。工程管理部工作人员手持厚厚的检查清单,穿梭于厂区的每一个角落,从危险废物暂存间的标识是否清晰,到矿井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数据是否稳定,都进行着“地毯式”的排查。通过“现场检查+资料查阅”的刚性考核,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30余项,确保了各项环保条款精准执行,为绿色矿山建设筑牢了第一道防线。

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,而执行的前提是全员意识的提升。该矿将环保宣传与培训作为“赋能”的关键一环。在“6·5”世界环境日期间,矿区内电子大屏滚动播放“守护矿区生态,共建绿色家园”等标语和主题海报,营造了浓厚的环保氛围。同时,通过“理论+案例+实操”相结合的培训模式,组织开展环保专题培训班,邀请环保专家讲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、粉尘浓度检测、污水处理技术优化等方面的知识,有效提升了全矿干部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实操能力,让绿色理念真正入脑入心。

思想的转变,带来了行动的自觉。阳泉五矿系统实施“三步走”行动方案,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。首先,在污染源头控制上,该矿全面启用轮胎冲洗装置,杜绝运煤车辆带泥上路;将成品煤全部纳入煤仓封闭管理,并常态化开展厂区降尘与路面清理,保持环境整洁;增加工业厂区洒水频次,高效抑制道路扬尘,并完成厂区内主干道柏油路面重铺,从源头上减少因路面破损产生的扬尘;配合属地政府,推进“美丽阳泉”建设,将矿区周边的违建拆除,改建成停车场,畅通了道路,增加了停车位,美化了环境。其次,在过程管理与风险防范上,该矿抓好外排雨水管理,在雨水涵洞及选煤厂雨水排口安装视频在线监控系统,严密防控雨水外排风险;并将排矸路防护围墙工程纳入年度计划,推动方案设计与立项实施,进一步阻断扬尘扩散路径。此外,持续对选煤厂放射性同位素设备进行智能升级改造,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、故障自动报警及人员巡查实时定位,以技术手段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与运行效率。最后,在末端治理与生态修复上,该矿扎实推进矸石山生态治理,2024年完成120.5万吨矸石治理,覆土面积达14.22万平方米;并实施大井车场绿化改造工程,拆除清理违章建筑,平整场地后栽种绿植草坪,安装配套设施,做好防尘降噪,优化区域环境;抓好生态修复效果评估,对排矸井西煤矸石土地复垦项目开展为期三年的生态治理,旨在打造样本项目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为矿区绿色发展树立标杆。

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,该矿着力构建“长效巩固”机制。在管理上,成立了由总工程师牵头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,每月召开推进会,协调解决难点问题;通过制定《环保责任清单》、签订《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》,将环保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,压实了责任链条。在监督上,建立了“日常巡查+月度检查+季度考核”的立体监督体系,对设施运行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管控,并建立问题整改销号台账,确保所有问题都能整改到位、闭环管理,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持久动力。
展望未来,阳泉五矿的绿色脚步不会停歇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加强绿化整治,对矿区周边河道边坡开展覆土作业,栽植乔木,固土护坡,进一步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。”该矿工程管理部部长张存国表示。阳泉五矿正以实际行动,为绿色发展“蓄能”,使绿色理念深植于矿山建设的每一个细节,奋力书写着新时代资源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(文/图 张京 李斌斌)
责任编辑:郝佳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