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王庄煤矿摘得第七届“全国文明单位”桂冠。这份沉甸甸的荣誉,是该矿坚持“文明创建与发展同行”的生动印证:通过将文明创建精准嵌入安全生产各流程、渗透文化建设各维度、融入员工生活各场景,持续推动文明理念落地生根,最终让文明之花在煤海深处绚烂绽放。
规范为基 筑牢安全生产文明防线
走进王庄煤矿的井下综采工作面,采煤机司机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精准作业,每一个动作都标准规范;变电硐室内,电工细致巡检着每一颗螺栓和线缆,确保设备安全运行;掘进工作面的锚网支护工,对每一根锚杆的预紧力与外露长度都严格把关。
从严谨的手指口述安全确认,到设备的“三化”管理,规范操作已成为矿工们的职业本能。在工作面交接处,上一班的矿工总会拉着接班同事细致交代工作细节。“这边煤层结构有变化,支护要格外留意”“工具都按规定放好了,你们用着方便”,简单的叮嘱里满是责任与关怀。
如今,井下巷道、工作硐室整洁有序,以往偶尔可见的塑料袋、矿泉水瓶等杂物不见了踪影,矿工们自觉将生活垃圾装入回收袋带至地面分类处理。乘坐人车、等候罐笼时,井然有序的排队成为常态,这些细微之处的文明举动,彰显着全体员工的高度素养和主人翁精神。
文艺为桥 点亮矿山精神文明之光
“竹板一打响声脆,矿工兄弟听我言;安全生产第一条,时时刻刻记心间……”在王庄煤矿井口,文艺志愿者们表演的《煤矿安全十劝歌》赢得矿工们阵阵掌声。这支充满热情的文艺志愿者队伍,正用艺术的力量传递文明新风。
该矿“煤巷里的宣讲团”创新将理论宣讲与文艺表演相结合,把党的创新理论、安全生产知识融入快板、歌曲、情景剧等形式,通过“进队组、进车间、进巷道、进社区、进平台”的“五进”方式,让理论宣讲“声”入人心。在机修厂,志愿者们自编自演的《机修工人之歌》,唱出了机修工人的责任与担当,让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。
此外,由矿嫂们组成的“温馨驿站”文艺小分队也活跃在矿区各处。在井口,她们用《平安归来》为下井矿工送上祝福;在车间,《矿工丈夫辛苦了》让工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。七夕当天,她们带着亲手制作的平安香包和歌曲《你是我的依靠》深入井下慰问,“平安”二字的绣线里满是牵挂与温情。
书香为伴 涵养矿区人文文明底蕴
“现在一有空就往职工书屋跑,不仅能学技术,还能跟工友交流经验,日子越来越有劲!”综采一队李师傅的感慨,道出了王庄煤矿职工书屋带给矿工的改变。这座占地300平方米的书屋,藏书五万余册,涵盖专业技术、文学名著、科普知识等各类书籍,成为矿工们的“精神粮仓”。
依托职工书屋,该矿工会女工部开展“好书共读·悦读同行”系列活动,通过“每月一书”分享、亲子共读等形式架起心灵桥梁。
职工书屋自运营以来,日均接待读者超200人次,书籍流通率高达300%,职工书屋已成为王庄煤矿人才培养、技术创新、素质提升的强大助推器。
从井下的规范作业到井口的文艺表演,从职工书屋的书香氤氲到矿区的文明新风,王庄煤矿正以扎实的行动推动文明创建走深走实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。
(文 孟涛涛 矫治)
责任编辑:郝佳丽